全球新能源产业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锂电池作为储能领域的核心部件,产量逐年攀升。然而,锂电生产全流程中伴随产生的废水,已成为制约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瓶颈,本文将介绍一家专注锂电新能源废水处理的环保公司——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处理这类废水的。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荷兰外商投资的环保企业,于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致力于为锂电新能源废水处理提供完整的循环利用及零排放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涵盖EPC系统交付、提标改造、废水站运维托管等。依斯倍一直专注于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技术的研发,为客户降低成本,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循环系统,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极小化”的“3R”原则为循环系统实施的核心。依斯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航天航空、表面处理电镀、涂装生产线、电子半导体等行业。
锂电新能源废水来源广泛,涵盖正极材料合成、负极涂覆、电芯组装等全流程,成分复杂且污染风险高。正极材料生产会排出含镍、钴、锰等重金属的废水,这类离子若渗入土壤或水源,将危害生态与人体健康;负极制造中产生的含油废水,会形成水体浮油层,阻碍水氧交换;电芯清洗环节则会产生高盐废水,盐度常超 10000mg/L,直接排放会导致土壤盐碱化。此外,废水中还含有柠檬酸、氨水等有机添加剂,进一步增加了处理难度。
当前主流的锂电新能源废水处理技术已形成 “分类预处理 + 深度处理” 的成熟体系。针对重金属废水,多采用化学沉淀法,通过投加氢氧化钠、硫化钠等药剂,使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沉淀物,再经压滤分离;若需更高去除率,会搭配螯合树脂吸附技术,对镍、钴的去除率可达 99.9% 以上。含油废水则先经隔油池去除浮油,再通过气浮工艺分离乳化油,后续衔接生化处理降解有机成分。高盐废水处理难度最大,常采用 “预处理 + 膜分离 + 蒸发结晶” 组合工艺,预处理去除悬浮物与有机物后,用反渗透膜浓缩盐水,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实现盐资源回收,降低固废产生量。
锂电新能源废水处理正朝着资源化、智能化方向升级。部分企业通过优化工艺,实现废水中锂、镍等金属的回收,既降低污染,又创造经济价值;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废水处理系统可实时监测水质、药量等参数,通过 AI 算法动态调整运行状态,提升处理效率、减少能耗。
如果有锂电新能源废水处理需求,欢迎拨打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系电话:4008286100。
准确评估 改善环境 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