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作为机械工业的 “关节” 部件,其生产过程涉及锻造、热处理、磨削、装配等多个环节,在提升产品精度与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含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本文将介绍一家专注轴承生产废水处理的环保公司——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处理这类废水的。
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荷兰外商投资的环保企业,于2011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正式成立,致力于为轴承生产废水处理提供完整的循环利用及零排放解决方案,业务板块涵盖EPC系统交付、提标改造、废水站运维托管等。依斯倍一直专注于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技术的研发,为客户降低成本,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循环系统,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极小化”的“3R”原则为循环系统实施的核心。依斯倍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及零排放处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制造、航天航空、表面处理电镀、涂装生产线、电子半导体等行业。
一、轴承生产废水的来源与污染特性
轴承生产流程复杂,不同工序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成分差异显著,需根据水质特点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
(一)主要废水来源
磨削加工废水:轴承内外圈、滚动体的精密磨削环节需使用乳化液冷却润滑,废水含大量油类、悬浮物及表面活性剂,COD通常在 1000-5000mg/L,油含量可达 50-200mg/L。
热处理废水:淬火、回火过程中使用的淬火剂及清洗工序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硝酸盐、重金属,部分废水 pH 值呈强碱性。
清洗与脱脂废水:轴承零件在装配前需经过脱脂、酸洗、磷化等表面处理,废水含酸、碱、磷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少量重金属,酸碱波动范围大,悬浮物含量可达 300-800mg/L。
综合废水:各工序废水混合后形成的综合废水,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波动大,处理难度显著高于单一来源废水。
(二)核心污染危害
生态危害:废水中的油类物质会在水面形成油膜,阻碍水体溶氧交换,导致水生生物缺氧死亡;重金属具有强毒性和生物累积性,会破坏土壤和地下水系统,最终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
经济影响:若企业未达标排放废水,不仅需承担高额环保罚款,还可能面临停产整顿风险;同时,未经回收的油类、金属资源也会造成原料浪费,增加生产成本。
二、轴承生产废水处理技术路径
根据轴承废水 “油多、悬浮物高、成分复杂” 的特点,处理工艺通常分为预处理 - 深度处理 - 污泥处置三个阶段,部分企业还会增加中水回用系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一)预处理阶段:去除浮油与悬浮物
预处理的核心目标是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避免污染物堵塞设备或影响处理效率,常用技术包括:
隔油处理:采用平流式隔油池或斜板隔油池,利用油与水的密度差,使浮油自然上浮至水面,通过刮油机收集回收。该工艺可去除 80% 以上的浮油,出水油含量降至 20-50mg/L。
混凝沉淀:向废水中投加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PAM)等混凝剂,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使细小悬浮物(如金属碎屑、乳化油滴)形成较大絮体,再经沉淀池沉淀分离。此环节可去除 60%-80% 的悬浮物和部分乳化油,COD 去除率约 30%-40%,出水悬浮物含量降至 50mg/L 以下。
破乳处理:针对乳化油含量高的磨削废水,需先进行破乳。常用方法包括酸化破乳、电解破乳或药剂破乳(投加破乳剂如硫酸铝),破乳后再进入隔油池分离油相,可使乳化油去除率达 90% 以上。
(二)深度处理阶段:降解有机物与去除重金属
经过预处理的废水仍含有一定浓度的 COD、重金属及难降解有机物,需通过深度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常用技术包括:
生化处理:适用于可生化性较好的综合废水,采用 “厌氧 + 好氧” 组合工艺。厌氧阶段通过厌氧菌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物质,降低 COD 负荷;好氧阶段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彻底降解为 CO₂和 H₂O,COD 去除率可达 70%-90%,出水 COD 降至 100mg/L 以下。
高级氧化处理:针对难生化降解的有机物,采用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等技术。芬顿氧化通过 Fe²+ 与 H₂O₂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OH),可高效降解有机物,COD 去除率达 40%-60%;臭氧氧化则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破坏有机物结构,同时兼具脱色、除臭效果,适合处理低浓度难降解废水。
重金属去除:若废水中含有铬、镍等重金属,需在深度处理阶段增加化学沉淀或吸附工艺。例如,向废水中投加硫化钠(Na₂S)生成硫化物沉淀,或使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材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确保出水重金属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 “总铬≤0.5mg/L、总镍≤0.1mg/L” 的要求。
(三)污泥处置与中水回用
污泥处置:预处理阶段产生的浮油可回收后作为燃料或工业原料;混凝沉淀、化学沉淀产生的污泥含有大量金属氧化物和有机物,需先经板框压滤机脱水,再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避免二次污染。
中水回用:对于水资源紧张或环保要求高的企业,可在深度处理后增加超滤(UF)、反渗透(RO)等膜分离技术,将达标废水进一步处理为中水,用于磨削冷却、车间清洗等环节。回用率可达 60%-80%,不仅节约新鲜水资源,还减少废水排放量。
三、工程应用要点与运行管理
(一)工艺选择原则
分质处理:若企业各工序废水产量较大,建议采用分质处理方案,避免不同水质相互干扰;若废水产量较小,可采用综合处理工艺,降低投资成本。
因地制宜:北方地区需考虑冬季低温对生化处理的影响,可增加保温措施或选用耐低温微生物;缺水地区应优先设计中水回用系统,符合国家 “节水减排” 政策要求。
(二)运行管理关键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进水 pH、油含量、COD、重金属浓度等指标,若出现水质波动,及时调整药剂投加量或工艺参数,避免冲击后续处理单元。
设备维护:隔油池需定期清理底部沉渣,防止管道堵塞;生化池需控制溶解氧和污泥浓度,确保微生物活性;膜组件需定期清洗,延长使用寿命。
人员培训:加强操作人员环保意识和技术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案,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处理系统故障。
轴承生产废水处理是企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环节,需结合废水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同时加强运行管理和技术创新。未来,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资源循环理念的深入,轴承行业将逐步实现 “废水零排放” 与 “资源高效利用” 的双重目标,为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如果有轴承生产废水处理需求,欢迎拨打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联系电话:4008286100。
【责任编辑】:苏州依斯倍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www.cps8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 医疗器械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公司
准确评估 改善环境 提升经济效益